5068儿童新闻中心

学龄前 父母必须为孩子做的三件事

kina 2016-10-29 17:22:44 手机版

   每一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可以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们自认从宝贝出生一直亲力亲为,既然如此,在宝贝成长的过程中,也要继续保持哦!就比如在学龄前这个阶段,父母记住一定要为孩子做下面这3件事,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关键很重要的哦!

  下面是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组调查数据:

  美国高中的平均升学率是70%,而辩论队员的升学率达到98.58%;辩论队长进入常青藤大学的概率又比一般学生高60%。

  由此可见,世界名校录取学生,考试成绩永远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还会去考察这个学生在更广泛的现实层面的影响力和魅力,比如,如何做一个有力量的公民和社会人,他们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勇于坚持自己的主见,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能力,去影响他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说,能够与社会建立如此有深度的、有影响力的链接,前提一定是他们跟自己的父母之间具备好的亲子关系基础。

  一个在父母面前备受打压的孩子,他面对其他人只有一个姿态,那就是屈从和讨好,又谈何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影响他人?

  一个在原生家庭中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们无法自在地和自己相处,更难以和人群、和公众和谐相处,也就别谈挥洒自如地做公众演讲了。

  我们看美国总统选举,就像是看一场场精彩的演说。短短的时间里,考验的是人的思辨能力、知识储备和眼界、胸怀等等,但从根上说,考验的是个体的人格魅力。

  而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7岁以前就基本成型了,包括孩子的安全感建构,以及意志力、自信心等素质的培养。

  说起来复杂,但是,想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学龄前孩子的父母只需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父母会倾听,孩子更乐于表达。

  ▌懂得倾听,让孩子想表达

  孩子为什么会沉默到失声?大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句:“我想要尿尿”“我还需要一些米饭”之类的要求,孩子为什么那么难于说出口?

  通过观察孩子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我们会发现,孩子若被压抑太久,就不想表达。因为孩子发现,说了与没说,往往结果是一样的,甚至更糟。

  这种孩子的父母,要么没有倾听孩子,要么是不会倾听,不能够解读孩子的真正需求何在。

  比如小男孩用哭泣表达对父母的爱的渴求,反而被父母要求“男子汉,不许哭”,那孩子就学会了压抑他的真实感受;

  比如孩子无心地当着客人的面说了句客人的缺点,遭到父母果断的批评,那孩子从此就不再愿意将内心的想法说出口;

  还比如孩子每天回到家就听到妈妈唠叨“你要好好努力学习、你要好好吃饭”之类,完全不管孩子快乐与否、真正兴趣在哪里,最大的需求是什么,那么孩子也会越来越和大人疏远,懒得与妈妈沟通,因为觉得对方听不懂,说了也没有用。

  要培养孩子表达的欲望,父母不仅要懂得倾听孩子,更要在家庭中营造出一个民主的氛围。

  在孩子表达了自己的需要之后,父母可以对孩子表示赞赏,并且对孩子所提出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满足。孩子通过体味表达需求后收到的认可,将会在下一次运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更乐于向外探索。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敢表达

  安全感是个大课题,但促进孩子安全感的建构,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父母必须要多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通往一个孩子心灵自由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去温柔地听见、看见和包容孩子的情绪情感。

  一个明白妈妈会无条件接纳自己脾气的孩子,他才敢愤怒,才敢悲伤,而这些愤怒,这些悲伤,恰是他未来人际关系中富有影响力的力量源泉;

  一个知道妈妈会安抚自己的恐惧、给自己情感支持的孩子,他才敢自由表达,而不怕犯错。这份自由自在,恰是他未来获得公众影响力的关键。

  相反,那些在父母面前小心翼翼、努力做到懂事的小孩,他们内在的自我逐渐就变得压抑、面目模糊。他们随时会担心自己不够好。

  为了让自己更讨人喜欢,他们会战战兢兢,以至于谨小慎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当然,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无法在他人面前真正表现的自在、自由,富有创造力。

  给孩子更多关爱,孩子更愿意向他人表达善意。

  ▌恰当引导,让孩子会表达

  在孩子想表达、敢表达之后,父母还需要引导孩子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表达。

  1岁以前,孩子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会通过口部。所以,在宝宝的逻辑里,因为爱你,所以咬你。

  对宝宝而言,咬人的经验是愉快的,但脑袋还难以理解别人的痛苦和疼痛。所以,给妈妈的建议是不要过度反应,转移孩子注意力即可。

  2岁以前的孩子“打人”,也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一般父母转移孩子注意力就能调整过来。不过,若家有习惯性打人的孩子,父母就需要留意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了。

  比如对孩子冷漠、经常拒绝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养出有攻击性的孩子;靠体罚来约束孩子,会让他学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过分溺爱,一味纵容,孩子会无法无天,缺乏自控力;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孩子会不再尊重父母的要求。

  因此,父母一方面要做好表率,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关爱,另一方面,在孩子“打人”后,家长不要以暴制暴,或者有过于强烈的反应。

  正确做法是:在孩子“打人”后不批评孩子,拿起孩子的小手做些动作,或拿些东西塞到孩子手里。大孩子打人的话,则可以把孩子抱离,用语言引导孩子,“宝宝那样做是不是想说......”借此引导孩子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

  除了借用伤害别人的方式表达自己外,2岁以后的孩子,会更多通过闹情绪、发脾气、哭闹撒泼的方式表达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回到前面第二点讲到的,要去关注孩子的情绪,并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的行为需要得到规范,但他们的情绪应该得到无条件的接纳。

  当然,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明白,语言并非表达自己需求的唯一方式,用画画、唱歌、跳舞、手势动作、某个特别的声音等,其实也都可以是表达需求的手段。这些更加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手段,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能够让孩子更加自由、自在地表达自我,还有助于帮助孩子宣泄自己的情感和负面情绪。

  此外,养成陪孩子读绘本的习惯,让孩子爱上听故事,并尝试自己去讲故事,也有助于丰富孩子的知识,孩子的知识面越大,认知越丰富,孩子表达起来就越容易。

  当孩子5岁以后,父母还可以为孩子多安排家庭故事会、家庭演讲日等,提出一个话题,去跟孩子一起探讨,甚至辩论。在不同的观点激荡之间,就能逐渐帮孩子培养起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