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听说过邓飞吗?这个曾经给一些贫苦的人提供免费午餐的人现在又想出了很多其他的来帮助大家做慈善的活动,这次他又是怎样带着大家做的呢?一起来瞧瞧吧。
“今晚,我们再一次为爱冲锋!干掉一万罐红糖!”
1月8日晚,邓飞同时在微信、微博吹响了集结号。在云南省的边陲城市镇康,雷电交加,大雨瓢泼。邓飞和他的团队正忙着卖红糖。前一天,他在当地参与了砍收甘蔗。经过榨汁、过滤、煮汁……很快,e农品牌的古法酿制红糖就进入销售状态。他设定了当晚销售一万罐红糖的目标,不到半小时,卖出4000多罐。当晚, 目标顺利实现。
(一)
“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模型,带着几百名网友到乡村去,一起在互联网上传播、展示优质农产品,再通过微博微信卖掉,这拨人就是‘核武器’,持续裂变,所以我们可以一夜之间卖掉一万罐红糖。”在接受《中国慈善家》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邓飞总是会把话题绕回包括红糖在内的农产品销售上。
他说,他在进行战略转型,从帮助孩子到帮助孩子的父母。
2011年起,邓飞先后发起“免费午餐”、“大病医保”等公益项目,探索解决困厄乡村儿童的系列难题。他和他发起的公益项目声誉日隆,拿到中国几乎所有公益奖项,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两次亲自为他颁奖。但是,每天近20万元的输血式投入让他感受压力,正如经济学家许小年对他所说:“你不能只是这边伸手要钱,那边送钱。自己造血,也要让乡村自我造血。”而且,对于6100万留守儿童来说,任何公益援助都无法取代父母的爱与陪伴。
为解决贫困乡村的自我造血问题,邓飞再一次选择了联合作战。不同的是,他这次联合了他就读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0多名校友一起发起了社会企业“e农计划”,他们共同出资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由基金会投资若干商业公司运作乡村的优质资源,所产生的盈利不分红而是返回基金会用于其他公益项目。“我这次联合了很多工商界人士,因为商业的事还是得由企业家来做。他们有严密的组织、有商业运作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源,还是主流消费人群。没有他们,我不敢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意。”
邓飞做公益的那些县,穷了几千年,“有人说能想的办法,早就有人想了。”但他还是找到了突破。那些贫困县因为边远封闭,保护了原生态,拥有城市居民期望的洁净水、空气、食材和优美环境,而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使得原生态的农产品不再遥不可及。同时,以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吸引人力和其他资源回流— “帮农产出村,让爸爸回家”,邓飞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市化制度性抽空乡村人财物的问题。
(二)
“e农计划”最早的受益者是云南大山中一位名叫四宏的孩子,他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在11岁时体重仅相当于5岁儿童,却面临着父亲出走、母亲改嫁的境遇,只剩爷爷和家中一棵核桃树可以依靠。
2013年,大病医保团队救助了四宏,通过“e农计划”销售出去的核桃所得也让祖孙有了稳定的生活。后来成为“e农计划”发起人的消费者汤浩意外地发现,核桃让他和一个孩子、一个家庭有了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