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骨版《红楼梦》9.3分好评无数 向87版老戏骨们致敬。凭借对经典作品的神还原,该剧评分高达9.3分,虏获大批粉丝。不少网友称,“小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简直看迷了眼”、“演员出彩,制作精良,每一帧都像一幅画”。
小戏骨版《红楼梦》9.3分好评无数 向87版老戏骨们致敬
精心还原,低成本打造高品质
为了高度还原经典,小戏骨版《红楼梦》剧组请了专门的礼仪老师,来指导孩子们在剧中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个角色的站位和走路姿态。另外,87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饰演者欧阳奋强也对孩子们进行了指导。剧中的音乐和服饰,也接受了87版《红楼梦》音乐作曲人王立平、服装设计师史延芹的建议。
潘礼平称,小戏骨剧组最大的特点就是排练时间长。“成人剧组可能不怎么排练,上妆就拍了。我们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剧组在准备服化道、场地时,小孩子们就在排练。”多则三、四个月,少则两、三个月,小演员们反复地看原剧、比较自己,等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精准了,才去上妆拍摄。剧集的正式拍摄是在七、八月份最热的时候,这期间,戏服全部湿透,小演员们化的妆没多久就会被汗冲掉。“但就是这种环境,他们每天还是安下心来静静地去磨那几分钟的戏,真的是铁打的演员。”
在原著中,黛玉、宝玉、宝钗这些人物第一次出场时,大多在十岁左右,而小戏骨版《红楼梦》中扮演宝黛钗三人的小演员分别为11、10、12岁,有“考据党”称,他们的年龄与原著更吻合。单从年龄上来说,“小戏骨”版将会是最接近原著的一版,甚至被认为在年龄上“弥补了87版的唯一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演员们的片酬非常低,对比当下一线演员,不到其1/5000。该剧的制作成本约为250万元至300万元,平均每集制作成本30万左右,远远低于市面上其它电视剧作品。近期热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单集制作成本就达600万元。
潘礼平透露,该剧是他心中的年度大戏,剧组向87版《红楼梦》买了版权,在服装、道具、配饰等方面也都向前辈学习,“虽说拍的是网剧,但几乎就是用电影的规格在做。”对于最终的成果,潘礼平表示:“它带给大家的到底是什么心理感受,观众最清楚。”
从模仿开始,小戏骨有大演技
小戏骨版《红楼梦》共9集,以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为模仿依据,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为主线,保留了原著中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黛玉焚稿、宝钗扑蝶等精彩情节,同时删减弱化感情戏部分。
林黛玉的扮演者周漾玥出生于2007年,今年不过10岁,却用神似“87版黛玉”陈晓旭的表演祭出了一记重磅“回忆杀”,引得观众纷纷点赞。导演潘礼平表示,小孩不容易受干扰,他们一旦进入角色,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人物。小黛玉进入拍摄环境,穿上服装,她就认为自己是林黛玉。“在拍摄期间,我感觉到生活中和我们打招呼时,她也是黛玉的气质。”
剧中的小演员均是通过大面积甄选,几位主演更是经过严格筛选,除了年龄、身高、形象要符合,还要求自然、走心和投入,有表演天赋。《红楼梦》需要的演员多,拍摄时间紧,在挑选时剧组侧重有一定表演经历、在心理素质方面有一定基础的小演员。潘礼平称,小元春在元妃省亲那一场戏中就表演得很好,“那么大的场面,她不紧张,大人都很难做到。”
对于小演员们来说,如果要把《红楼梦》仔细读一遍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也很难读懂。因此,潘礼平并不要求他们去通读原著。 “《红楼梦》的文学水平很高,但它也接地气,它讲的是生活里的故事,是其中的人际关系、生活场景、人物故事,我们导演组很详细地把需要拍的部分拆分、拆碎,讲到小孩们都能听懂、能理解。”
据了解,多个执行导演会分头去给不同角色的孩子开小灶讲戏。另一方面,小孩的模仿能力强。除去导演组不停讲戏说戏、把他们往角色情景里推之外,潘礼平也会要求他们不断地观摩学习87版剧集,模仿其中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充分理解角色。
致敬经典,不捧杀更不棒杀
“小戏骨”团队的出发点是通过演绎经典,让孩子更好接受传统文化。“翻拍《红楼梦》,我们是想把它做成一部小孩读红楼的启蒙作品。把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变成少儿喜欢看的,所以用了儿童自身出演来做一个桥梁,想办法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滋润孩子。”
这群小戏骨并非首次亮相荧屏。早在去年夏天,他们主演的《白蛇传》就曾经疯狂刷屏,在豆瓣上获得8.4分的评价。《小戏骨》作为湖南电视台潘礼平团队推出的一档原创节目,首创“小孩演经典、学经典”的艺术模式,将经典影视作品改编成独立的系列剧集。节目的立意核心就是弘扬经典文化,向老戏骨们致敬,让小戏骨在学习中接受文化的传承。
目前为止,可以看到“小戏骨”系列作品选题都非常严格,推出的作品以教育作用为主,寓教于乐。其改编的作品多为经典为主,例如《焦裕禄》《刘三姐》《白毛女》《白蛇传》《放开那三国》等。导演潘礼平也表示,拍摄这些作品的初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传承经典,在市场效益这方面只要能够保持运作就可以了。
有好评,自然也会有质疑的声音。有观众认为,让儿童演成人角色是一种拔苗助长。潘礼平则表示,这只是在演戏,在搞一种艺术形式,对小孩而言是在努力专业地表演。“他们通过演戏,心智更成熟,意志更坚强了。说是噱头也好,不是也好,做小戏骨就是为了给大家打开另一扇窗户,带来另一种欣赏性的美感。”
同时,潘礼平对这些涌向孩子们的名气也颇为警惕。“年少成名不一定有益,热闹了,诱惑多了,心就乱了。要做有价值的事,有价值的人,不要去搞什么追名逐利的东西。如果确实爱表演,那就在表演方面用心,哪怕只有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别人都不会遗忘。希望他们有平常心,还是那份赤子之心。”而“小戏骨”也并不是为了包装童星,而是培养真正演技精湛的小戏骨。不少网友评价:“这些小演员演技好,吊打很多小花小鲜肉。”
小戏骨版《红楼梦》向87版《红楼梦》致敬,也收获了观众的敬意。正如评论指出:“不捧杀,更不棒杀,愿这群孩子演技更上层楼,带给世人更多惊喜。”小而戏骨版《红楼梦》的成功也证明,流量明星配合大IP就能轻松带来高收视率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影视剧行业正在呼唤“匠心精神”,唯有用精品才能打动观众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