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数亿年前的岩石上为什么会有“笔迹”

书之意 2015-07-15 14:42:03 手机版

  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不一样, 文化特色也各有千秋,对于文字语言方面就更别说,像中国一个国家就有好几种语言。人们为了是自己写得字迹更加的优美,常常练字,可是为什么数亿年前的岩石上会有“笔迹”,难道是有人穿越了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由5068小编来给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到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地球上曾经生存着一类生活在海洋里的奇特动物,因其化石形态像用笔在岩石上画出的图案,故被称为笔石。如今笔石已灭绝,没有现生代表作比较,也无法用其他化石类型作参照物,所以其分类位置至今都未能完全确定。不过一些学者依据笔石和现代海洋中的杆壁虫在外形、器官特征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许多相似之处,认为笔石和杆壁虫一样属于半索动物门,但把笔石单独列为一个纲——笔石纲,而杆壁虫则属于翼鳃纲。

  不同类型的笔石不仅大小差异悬殊(大的长达2米以上,小的则只有1毫米长),形态也十分独特。它们有的呈树状,有的似网兜,有的如张开的弓,有的像展翅飞翔的大雁……

  笔石动物的软体部分早已腐烂分解,未能变成化石,因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笔石化石都只是它的硬体部分。对这些硬体部分作超微结构分析,并将结果与现生生物类比,推测硬体的成分是胶原蛋白。这表明笔石动物身体应该很柔韧,在海水中可以随波摇摆。胶原蛋白这种成分本身很普通,因为现生动物的肌腱、软骨等都由它构成。但奇怪的是,生活在几亿年前的笔石虫体全部由胶原蛋白组成,这和其他由钙质或硅质成分组成的生物存在明显的差别。

  笔石动物是群体生物,是从一种叫胎管的圆锥体中的空腔开始逐步生长起来的。通过胎管,笔石动物长出一些分叉或不分叉的“枝条”,每一个“枝条”上通常都由一系列排列整齐、形态相近的管状体——胞管组成,笔石的虫体就生活在胞管中。胞管的形状变化很大,直的,弯的,卷曲的,喇叭状的,角状的,什么都有。笔石枝的分叉形式和空间排列方式大多因群体而异,这使得笔石的体形和形态千差万别、大小悬殊。

  笔石动物是靠吃悬浮在海水中的有机质生存的,通过纤毛触手的摆动,笔石虫体的口部可以吸入海水,然后把有机质过滤以后再吐出来。化石研究表明,笔石存在两种基本的生活方式:较原始的笔石长有“根”和“茎”等构造,像树一样固着在海底生活,然后向上生长;另一类笔石在海水中过着漂浮生活,它们除了通过触手作适当摆动以推动身体前进以外,多数情况下是在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