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主要是指对盲、聋、智障,视力、听力、智力残疾的孩子进行特殊的教学,帮助他们平等的接受教育。即使,这个特殊教育部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是,国家一直致力于特殊教育的发展,以促进特殊教育方面的均衡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等发展,特殊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孩子们能够安安稳稳的接受教育。
记者今日从中国教育部获悉,截至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达到2000所,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且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
教育部今日召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特殊教育情况。据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明显增加。中央特教专项补助经费从2011年的250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4.1亿元。
截至2014年,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达39.49万。未入学残疾儿童数从2010年的14.5万人减少至2013年的8.3万人。
2014年全国共招收残疾大学生9542人,其中7864名残疾学生被普通高校录取。
《教育规划纲要》特殊教育专题评估组认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
首先,各级地市、县乡等基层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
其次,特殊教育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发展的不平衡。全国仍有589个30万人口以下的县没有特教学校,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
第三,特殊教育质量不容乐观,1983年为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编制的教材仍在一些学校中使用。作为中国特殊教育主体形式的随班就读呈萎缩态势,质量堪忧。
第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各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特殊教师津贴59年维持未变,虽然有部分省份提高了比例,但大部分省份在等待国家层面政策。
评估组建议,《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后五年,要继续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探索普 通高校如何为残疾大学生融合教育提供支持保障服务,出台随班就读相关政策,研制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建设标准,建立随班就读质量监控体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国家将继续增加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2016年将最低标准提高到6000元,达到普通学校的8倍左右。 “十三五”期间实现高中阶段免费,使残疾学生的免费教育达到12年。同时对学前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优先进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