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儿童触网年龄日趋低龄化 应该如何应对

kina 2016-07-23 14:14:28 手机版

   儿童触网年龄日趋低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通过网络浏览视频、玩游戏、查资料等等,看似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有健康的,自然也有不健康的,孩子们如何应对网络上的各种诱惑,安全上网。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制定科学的信息分级制度势在必然。鉴于越来越多未成年人成为网民、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的严峻形势,这项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据《人民日报》报道,腾讯公司日前发布的《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显示,90%的中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这些统计数据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小网虫”越来越多,而且成为网虫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三四岁的小 孩子 拿着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看动画片,玩游戏的场景太平常了。孩子把玩网游、聊天、看视频当成了每天主要的娱乐方式。这些小朋友们使用电子设备的熟练程度,甚至比一些成年人还要高,你要是从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游戏、看动画片的小朋友手中夺走他们的设备,他们肯定得跟你没完。

  如何看待儿童触网,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个时代的未成年人毫无疑问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在互联网时代里,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们重塑着我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使用互联网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是儿童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的社会背景。而要想把儿童屏蔽在互联网之外,不让他们接触互联网,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实际上也做不到。

  但是,如何避免儿童过早的成为“屏奴”,降低过早接触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儿童接触互联网并过早成为“屏奴”,会影响他们的视力、身体发育,而沉迷于手机游戏、动画片,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在儿童的成长期过多地接触互联网,使用电子设备,必然会减少他们人际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性格的发展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另外,而互联网中的信息鱼龙混杂,不乏暴力、色情、犯罪等内容,也会对缺乏自制力以及辨识能力的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证实,一些地方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与未成年人接触太多互联网不良信息有关。一项调查显示,在成人受访者中,认为儿童使用网络“利大于弊”的占26%,认为“弊大于利”的占34%,其余则认为“不好说”。家长担心孩子过早、过度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显然有其现实的缘由和考虑。

  儿童接触互联网是不可避免的,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也难以扭转。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如何让网络成为儿童成长的帮手、助手和工具,让网络服务于儿童的成长,并把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家长应该对儿童接触互联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既不是“谈网色变”,也不是放任自流,要对儿童接触、使用互联网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使之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节奏和频度。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随着儿童接触互联网的现象越来越普及,学校教育也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加大网络安全教育,增加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英国早在2006年就已经明确规定,全国学童要接受网络安全教育,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网络潜在危险的知识,警告青少年不要随便在网络上透露自己的私人信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也在2010年要求中小学今后向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我国在儿童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要赶紧补上。

  就社会而言,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制定科学的信息分级制度势在必然。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鉴于越来越多未成年人成为网民、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的严峻形势,这项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