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为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难度可想而知。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考生自身,都希望在高考中发挥出水平,顺利通过这场考试,在学业上蒸蒸日上。于是,在高考迫近的时候,大家务必做好万全准备,时刻留心注意高考的最新动态,当下,最牵动大家的当属高考大纲的调整,大家务必引起重视哦!
不管是调整录取政策,还是调整考试内容,都需要坚持“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哪怕再小的修订,都会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甚至因此产生焦虑。
10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九门学科中除了英语、政治考试内容不变外,其他七门学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调整。
几乎每年,教育考试部门都会对考试大纲进行修订。但是,不管是调整录取政策,还是调整考试内容,都需要坚持“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哪怕再小的修订,都会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甚至因此产生焦虑。
为保证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减少教育政策变动对考生和考生家庭的影响,我国在出台重大教育政策时,都坚持“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比如,减少高考加分,是2011年年底公布,2014年执行;上海和浙江在2014年宣布新高考方案,在2017年实施。这是对受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因为任何政策的调整、变化,都会带来一定的利益调整,这需要考生和家长提前做准备。
但是,有些调整显得有些匆忙。比如,有的地方高考使用全国统一卷,在高三才宣布,使用考题不同,必然影响学生应考。有的地方前一年取消英语听力考试,第二年又恢复考听力。取消听力考试是考虑到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情况,恢复听力考试是倡导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听上去都很有道理,但频繁变动让学校和学生都感到仓促。
高考影响千家万户,再“微小”的调整也会影响考生。而且,高考改革的核心不在于调整考试内容,而在于改革升学评价制度。如果评价制度不变,只调整考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复习内容的调整,学习这些内容是为了考高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素质。
高考的考试大纲当然可以调整,但需要在广泛听取意见之后,再进行调整,而一旦确定之后,应该给学校、老师充分的准备期,同时,一旦调整之后,需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调整过度频繁,除了让学生和家长产生焦虑感,还折射出教育政策的不成熟。(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