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乡村教育的学校越来越“小”,学生越来越少,老师越来越“老”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家庭、学校、社会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尽相同。不过,近日,据悉山西国贫县一农村学校却在这一艰苦的大欢喜啊实现逆势恢复,受到外界的关注,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中新网吕梁10月31电(李新锁)在农村学校普遍撤并的当下,山西国贫县——吕梁市石楼县乔子头村小学逆势恢复。返乡回流村民在节省支出的同时,让沉寂的乡村重新焕发生机。
石楼县地处山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在“农村学校撤点并校”政策推动下,和中国多数农村一样,当地大批农村学校撤销,多数农村学生进城上学。
在石楼县乔子头村,农民进城打工、子女随迁进城上学,不仅加大家庭经济负担,外出打工者也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随着人口外流,田地荒芜,昔日的乡村人气骤降。2012年,乔子头村小学被撤销。
石楼县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表示,石楼县地处偏远、地广人稀。近年,大批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子女随迁进城求学。很多农村生机不再,甚至下乡时只能看到“十几个老汉晒太阳”的景象。
看到家乡凋零、田地荒芜,乔子头村人决心恢复村小学,重新招生办学。2015年秋季开学,当地村委会打出“返乡上学不收费,每人奖励1000元”的招生广告。为吸引周边乡村学生回流,当地承诺,外村家长陪读可免费住宿,同时免费分配一块菜地以供生活之需。
因为条件优惠、措施得力,当年开学就有80多名学生入学。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返乡学生成绩均有大幅提高,家长也对教学质量表示认可。乔子头小学校长张润平表示,恢复办学之处,很多家长持犹豫、观望态度,主要是对师资力量缺少信心。如今,返乡学生成绩提高很快,每人都提高了三四十分,低年级学生提升更明显。
张润平说,从实际情况看,学生返乡上学极大减少家庭支出,家长也有就近务工、照顾家人的需要。以前,当地农民进城打工,收入的2/3要用于子女上学,除去租房、生活花销费用所剩无几,农村田地普遍撂荒。
在张润平看来,返乡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在城市求学属于缺少关注人群,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城市。
对此,乔子头村支部书记刘直旺说,刚开始恢复学校时,当地教育局心存疑虑,担心我们招不到学生。现在,学生成绩稳步提高,吸引周边多个村庄学生回流。不过,学校也存在教师不稳定、师资欠缺的问题,这影响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
近10年来,在很多地方,中国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被实施成“一刀切”撤并农村学校,导致学校大面积向城镇聚集,农村学校数量迅速减少。
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农村有保留学校,让子女就近上学的需要。
在乔子头村,农民返乡、子女返校,不但减轻家庭负担,还让乡村重现生机。村民张平(化名)说,以前,三个孩子在县城上学,每年需花费4万元左右,不但负担沉重,而且无暇种地。返乡上学后,家庭支出很少,撂荒的土地也重新焕发生机。
对此,乔子头村支部书记刘直旺表示,以往,当地村民主要在周边煤矿打工谋生。近年,煤炭行情下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锐减。目前,当地正在积极引入投资建设油用牡丹基地,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就近就业,真正解决返乡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