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不打不骂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kina 2016-11-06 16:57:28 手机版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规矩的重要性都非常了解,就像俗语说的那样,“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无规矩则乱”。可见规矩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是多么重要的。那么,为人父母的,又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

  给孩子立规矩可以有很多方式:隔离处罚,奖励良好行为,还有取消特权。你使用何种方法以及何种方法有效取决于你孩子的年龄和个性,还有环境。

  幼儿的纪律教育

  教育幼儿所面临的挑战和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大不一样。幼儿自控能力不足,自我表达能力欠佳,所以,幼儿倾向于用行为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会导致咬人,打人或者大喊大叫的结果。

  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博士和大家分享了几个能有效帮助你的孩子养成纪律的好方法:

  避免压力源

  你了解自家孩子的压力源,所以就要尽量避免它们。换句话来说,你可以诱导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避免消极行为的发生。比如,不要在孩子睡午觉的时间安排他和玩伴玩耍,除非你想让大家崩溃。

  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可以是件好事。当你的孩子情绪不好时(情绪要变坏时),试着用其他东西来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她最喜欢的玩具或者游戏。这样做很有可能让她停止发脾气或者至少缩短她闹情绪的时间。

  保持镇定

  不要变得心烦意乱来给孩子的坏情绪火上浇油了,你的情绪不佳很可能会让孩子发脾气的时间变得更长。除此之外,你自己也有可能变得有压力,以至于没有办法有效地处理孩子的情绪。

  眼神交流

  当你的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可以用眼神告诉她“不可以”,坚定并且平静的。这个时候,比较合适的做法是用一个玩具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东西上去。

  设定清晰的界限

  你对孩子的期待应该始终如一,并且清楚地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什么东西是界限以外的,那么它就一定总是在界限以外的。同样的,发脾气的行为是得不到奖励的。你向孩子妥协给他东西,让他停止发脾气。然而,在不经意间,你教会了孩子可以通过抱怨和发脾气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学龄前儿童的纪律教育

  学龄前儿童开始宣示自己的独立,想要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然而,很多学龄前儿童缺乏独自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结果有可能就出现了发脾气或者其他情绪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有效率地解决:

  在适当的时候帮孩子一把

  建议家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帮助。这样做可以帮助减轻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不过,你应该确保让孩子在刚刚好要遇到挫折之前都是自己完成的,这样能教育他们学会独立。

  角色扮演良好的行为习惯

  向孩子展示你希望他去做的事,而不是他不应该做的事。示范给孩子看怎样收拾玩具,怎样把衣服放进筐子,或者怎样摆放餐具等简单的家务。

  帮助孩子适应转换

  在转换发生之前给孩子留出时间——让你的孩子知道马上要有所改变了。在转换活动之前将计时器设定为5分钟,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出现行为问题。

  设定界限

  设定界限,并坚持实施。让你的孩子知道预期,并且坚定你的立场。如果你说“如果你两分钟之内不停止哭泣,我就把你的玩具收走。”那么你就需要照做。

  学龄期儿童的纪律教育

  学龄期的儿童已经开始理解同理心的概念,或者开始关心其他人。这一点可以很大程度上作用于孩子的纪律养成,因为孩子们现在已经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是怎样影响其他人的了。

  让他们认识对和错

  随着孩子接近入学年龄,他们开始产生了同理心。事实上,桑德拉·克罗瑟博士说,孩子只有到了六七岁的时候,才会在认知上理解这一概念。跟你的孩子谈谈他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到其他人的。问问他“如果有人这么对你,你有什么感觉?”来开启有关对和错的谈话。

  给他们空间

  想要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弄清楚他们的不同——你的孩子正在接近这样一个年纪,他/她可以决定和谁交朋友,决定自己喜欢的东西,决定怎样解决矛盾。指导你的孩子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但是最终让他/她自己下结论。

  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安排时间让你和你的孩子坐下来讨论一些问题或者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用这段特别的时间来进入孩子的世界;通常,父母们总是很忙,希望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主动来找他们。不妨有一些前瞻性,了解你孩子的生活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这样做可以防止很多纪律问题。

  使用有效的方法

  限制外出——大多数父母在童年都有印象——到今天仍然是个有效的惩罚手段。菲尔博士推荐家长在限制外出期间只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白天或者晚上的时候将其活动范围限制在卧室。这一惩罚手段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思考他的行为,也可以帮助他理解破坏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十多岁孩子的纪律教育

  十来岁是人生中一段尴尬的阶段——不完全是个孩子,也不完全是个青少年。十来岁的孩子会为了自我独立而抗争,但是你会坚持认为他是儿童。这样的结果有可能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权力斗争,需要家长小心处理。下面有一些建议:

  给孩子空间

  给你的孩子一些空间——超级保姆指出,你的孩子会为了自己的独立而抗争。允许你的孩子自己完成一些事情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也能给他们自由感。

  借给孩子一只耳朵

  倾听——很多时候,孩子会通过行为试图告诉你一些东西。积极倾听可以帮助理解你孩子想要向你传达的信息。也许是一些困扰他的问题,他不知道该如何向你启齿。

  合作

  合作——让你的孩子成为规则的一部分——参与制定规则。让孩子自己想出合理的规则,以及破坏规则的后果。如果你的孩子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获得了发言权,规则会更容易得到遵守。另外,由于他在后果上也有了发言权,他们就能够很好地意识到一旦破坏规则会发生什么。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你自己失去控制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问题以及和孩子之间更多的争吵。弗吉尼亚·威廉斯教授指出,最高效的父母,尤其是针对十多岁的孩子,不光会给孩子设定清晰的界限,还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正在气头上或者孩子表现消极态度的时候,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但是这对于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纪律至关重要。

  所有年龄段纪律养成的共性

  在纪律养成的过程中,不管孩子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阶段,都有很多共性的问题。

  一致性是关键

  对于规则,孩子最不喜欢的一点就是它的一致性。你的孩子必须知道每一天,家里的规则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的孩子知道她偶尔品行不佳可以逃过惩罚,那么,她会不断试探你定下的界限。如果在没有事先提醒的情况下改变规则,那么,孩子会产生疑惑。在你希望孩子遵守规则之前,首先你对那些规则要十分清楚。

  不要不知所措

  希望孩子在一夜之间就有所改变也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你们家里没有任何规则,你就不能指望孩子在你发出排好队的指令后立刻排成一排。改变必定是需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同样的,避免过多不必要的规则也是很重要的。想一想对于你的家庭来说什么规则是最最重要的,那么就从那些方面开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最重要的规则包括合理对待家庭成员,对另一些家庭来说,最优先考虑的可能是责任感和家务分工。

  清楚的沟通

  在你建立家庭规则之后,你必须和孩子进行沟通。可以召开家庭会议来说明你制定的规则和孩子纪律教育的计划。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足够大,可以阅读了,你或许会想在家里显眼的地方张贴这些规则。再次申明,不要指望孩子立刻服从。年纪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暂,需要很多提醒才能将新的行为变成习惯。记住,有意无视和无意忘记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积极强化

  既然儿童纪律养成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那么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就很重要。大多数儿童本能地想要讨好父母,这些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表扬和认同而茁壮成长,在亲子感情深厚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但是,父母也不需要太过了,一点点积极强化就大有帮助。简单的鼓励或者一个拥抱也许就会让孩子阳光灿烂一整天。一句由衷的“做得好!”就能给孩子保持良好行为的动力。

  负面强化

  即使是最乖巧的孩子有时候也会破坏规则,所以,你也需要了解一下自己应该如何处理负面强化或者惩罚。你也许会觉得“谈一谈”就足够了,另一方面,你也许会觉得需要做出实际的惩罚。

  可以包括:· 计时隔离· 取消特权,比如,看电视,玩手机或者玩电脑· 事件的自然结果(比如,如果你的孩子不做家庭作业,自然结果可能就是被老师批评或者考试低分)· 分配额外的家务

  需要避免的四个共性问题

  即使是最好的父母也会犯错。出乎意料的,大多数父母都会掉进相同的陷阱里。幸运的是,这些问题是有方法避免的。

  不要让步

  听到你的孩子大哭大叫的时候你会觉得很难,想要制止他们,看上去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给他们他们想要的。不过千万不要!这样就教会你的孩子,只要他发脾气到一定时间,你就会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尽管不容易,你也要坚持到底,不能让步。最终,你的孩子会理解你设定的界限,随之减少发脾气的时间。

  做切合实际的期望

  在实施惩罚的时候,你要记住孩子的发育年龄。你不能期望一个两岁的孩子达到十岁孩子的水平。虽然这看起来是常识,但是在今天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快速成长。在选择惩罚手段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读懂孩子的信号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问题是在向你请求帮助,在暗示什么东西不对劲。倾听你的孩子,来理解他的行为想要表达的含义。思考行为背后的东西,寻找根源——也许结果会是令你满意,说不定能彻底改掉他的不良行为。

  不要打屁股

  虽然惩罚是有些家长训练方法中的一部分,但是纪律和惩罚是两个概念。惩罚,虽然对消除消极行为可以起到作用,但是不能教会你的孩子合适的行为表现。不用打屁股或者大喊大叫也完全有可能训练好你的孩子。对于有些家长来说,这一概念有些难以理解,特别是在童年被打过屁股的家长。打屁股是没有必要的,很多专家,包括杜兰大学的凯瑟琳·泰勒博士,认为体罚孩子是有害的。事实上,新罕布什尔大学家庭研究实验室主任莫里·斯特劳斯做的一项研究表明,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日后的性健康或者心理健康问题。

  关于纪律养成,没有固定模式。每个孩子,每个家长,以及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慢慢来,决定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你的家庭。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日常行为记录表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你可以在行为记录表上记录任何你想要关注的行为,它能够帮助孩子自我提醒。记住,纪律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坏习惯,那么要花的时间可能更长。

    更多>>看了这篇文章的同学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