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父母如果这样教育孩子 小心亲子关系变淡漠

kina 2016-10-07 16:27:50 手机版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有很多父母会为孩子设计、规划好人生,希望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是为孩子着想、为孩子好吗?接下来,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能够受益匪浅。

  在中国,现在的孩子非常累,童年被父母剥夺,其实父母更累。几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视为家庭的至宝,“不输在起跑线上”也是他们教育孩子的遵旨,孩子一出生都被父母设计好了人生。通常情况下父母给孩子制定的人生规划,大都是父母们的凭空设计,往往结果是父母用了很大的力气,孩子也受了不少的罪,很有可能偏离正常的发展轨迹。

  笛子夺走了孩子美好的童年

  在很多人看来,华子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目前年进三十的他是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可是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并不被他认可。华子这个人从小好奇心就很重,往往什么事都喜欢探究其根本原因,这时候华子的爸爸发现了他的这个优点,从原本拮据的家庭预算中给华子买了各种书籍。在那个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时代,看各种书籍成了华子最大的乐趣。

  可是这一切在华子小学三年级发生了变化,他的童年也因此开始改变。在那时每天早上5点起床成了生活常态,华子开始跟爸爸读2小时的外语,其次才是像其他的孩子背起书包上学。其实外语仅仅是个“加餐”,而被爸爸定义为华子的业余爱好--笛子,对华子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其实根本原因是笛子根本就不是华子的爱好,那其实是华子爸爸自己的爱好,和很多家长一样,孩子的爸爸把自己的爱好、梦想强加给了华子,就此华子欢乐的童年被夺走。练吹笛子成了华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华子暑假的每天几乎八小时的时间跟笛子度过,开学后也是如此,华子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被挤掉,开启魔鬼训练模式。

  在华子的爸爸看来,放学后不学点东西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牺牲了华子快乐的童年,有什么收获呢?上了大学后,华子再没碰过笛子,因为华子不想回忆那段苦不堪言的日子,至此华子和父亲的关系变得淡漠。现在看到很多孩子每天赶场似的去兴趣班学习,心里就有丝丝的悲哀,虽然说父母的爱是大公无私的,但是也要听听孩子自己的心声,有多少孩子学的是自己真正的爱好。

  观点: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母该有什么样的教育观

  1、传统的教育观容易忽略孩子心理品质的养成以及性格的发展,因此父母要学习心得教育理念,一切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就如故事中的华子,作为父母的我们都明白,华子的爸爸是想培养华子的一个兴趣爱好,可是华子的爸爸却忽略了“兴趣”二字,所以父母要先让孩子感兴趣,之后一切水到渠成。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去旁听一些课程,最终决定权还在孩子手中,当孩子强烈要求喜欢哪一门课程时,目的就达到了。

  2、很多家庭教育缺少的是“孩子需要的”,所以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是首要任务,多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父母在加以引导孩子的不成熟的想法,从而拥有一个亦师亦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