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为什么盛极一时的腕足动物会衰退

书之意 2015-05-08 10:23:02 手机版

  大家知道腕足动物吗?它自寒武纪初就已经出现,在地史上曾一度十分繁盛,据悉腕足动物的化石类型有3万多种,可是为什么盛极一时的腕足动物会衰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许多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从外部因素来看,这是二叠纪末的集群灭绝事件造成的,但腕足动物本身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首先,腕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腕足动物多生活在水深不到200米的温暖浅海,分布于浅海区的种类通常不低于海面以下40米,最浅可达潮间带。腕足动物对盐度十分敏感,它们只生活在盐度正常的海水中,极少种类如舌形贝在盐度有变化的潮间带可以存活。腕足动物多半生活在硬质海底,海水较浑浊或淤泥状的海底就不适宜其生存,只有个别种类如舌形贝等,可在淤泥海底中营埋栖生活。

  其次,腕足动物只能固着在海底生活。绝大多数腕足动物是用肉茎使自己黏附在底质上,即使发展出多种肉茎固定或黏附的方式,但总还是牢牢扎根在某一处,根本无法逃避突如其来的灾难。这种定居方式,使得腕足动物一方面很难躲避海洋食肉动物如鹦鹉螺类、鱼类等的攻击,另一方面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如海水淡化或盐度增加时,总是先受到伤害。

  再者,腕足动物的取食方式较为原始。它们身上虽然已出现了真体腔,有了口、肠、胃等器官,但取食方式却与多孔动物相似,靠自己的纤毛环过滤水中悬浮的浮游生物、有机质碎片和细菌为食。

  此外,在奥陶纪末和泥盆纪晚期的集群灭绝事件发生以后,腕足动物都能再度繁盛。然而,在二叠纪末发生的那次集群灭绝事件以后,它们却没能再度崛起。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般认为,这与和它们具有相似生活环境的底栖双壳动物的兴起有关。

  由此可见,腕足动物从兴盛走向衰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古生代,由于缺少天敌,腕足动物得到较快发展,完成了一种被称作“极端化”的演变,然而这种一时的优势中却潜藏着灭绝的危机。在古生物中,和腕足动物类似的演化速度快、衰落或灭绝得也快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古杯类和类等。但也存在相反的例子,比如快速演化的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是在数量和种类上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类,它们的生活习性与腕足动物那种单一固着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或底栖,或游泳,或爬行,或穴居,摄食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肉食,有杂食,也有植食,海陆均有分布。

  尽管现在地球上腕足动物所剩不多了,但其中的舌形贝(俗称“海豆芽”)自寒武纪开始出现,至今仍未灭绝。5亿多年来,舌形贝不仅壳的形态和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且一直以软泥内潜穴方式生活着,故也被誉为“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