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依赖其他鸟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十分奇葩。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布谷鸟繁殖后代的奇葩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布谷鸟繁殖后代的方法
有些鸟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而是依赖其他鸟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杜鹃(俗称布谷鸟)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杜鹃会抓住机会叼走苇莺、画眉、伯劳等其他鸟巢中的蛋,并在巢内产下一枚自己的蛋,让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孵出之后,不知情的亲鸟妈妈出于育雏的本能,还会不辞辛劳地给杜鹃雏鸟喂食,直到雏鸟长得比自己身体还大。杜鹃为什么要把蛋下到别的鸟的巢里?
鸟把蛋下到别的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代为抚育,这种行为被称为巢寄生。巢寄生是怎么进化来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杜鹃显然从巢寄生中获得了不少好处。首先自己不用筑巢、孵化和育雏,节省了很多能量,可以有能力产更多的蛋。有研究显示,杜鹃雌鸟每年3月至7月要在不同的鸟巢中陆续寄生10多枚蛋。其次,寄生在其他鸟巢中的蛋繁殖成功率更高。杜鹃一般在一个鸟巢中只寄生一枚自己的蛋,由于杜鹃的蛋孵化期很短,往往最先孵出。出于本能,杜鹃雏鸟会将同巢的亲鸟生下的鸟卵和幼雏推出巢外,留下亲鸟独自抚养自己,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有更高的成活率。另一方面,在多个巢中寄生,也避免了常言所说的“将所有的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幼鸟中至少有一只能够活着离巢,确保种族繁衍。
布谷鸟的形态特征
成鸟整个上体石板黑石,腰及尾上覆羽色较亮;尾羽褐黑色,有白色羽端斑,沿羽轴两旁具一对对通连而不对位的白点斑,这些白斑在外侧尾羽为形较大,且连成横斑状,羽缘也常有一列白色锯齿形斑;翅表暗褐色,略见绿色光泽,飞羽的羽干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的内畅具一列白色横斑;翅缘白色而具褐色横斑。头侧及颏、喉至上胸淡灰色;下体余部包括腋羽、翼卞覆羽、覆腿羽等白色,满布不规则的、狭形的(在腹部者宽度约2毫米强)黑褐色横斑,以尾下覆羽的横斑最粗,且相距最宽。
幼鸟(6月) 上体比成鸟稍呈褐色;头、颈和翅表缀以棕色或白色横斑。下体颏至上胸沾棕色,腹部横斑扩至上胸。其余各部似成鸟者。
肝色型雌鸟 上体黑褐色和栗色相间;下体颏至上胸棕色;余部似成鸟。
虹膜土黄色;嘴黑褐色,基部及嘴角处近黄色;脚黄色,爪黄褐色。
布谷鸟的生活习性
飞行快速有力,循直线前进,并无声音,嗜吃各种毛虫,特别是繁殖期间几乎纯以毛虫为食,并吃蛴螬等柔软昆虫,偶尔也吃硬壳的甲类。
产卵时间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存有5—6月份的幼鸟标本看大概4月就开始;在北方,据钱燕文等(1965)5月采到卵;李桂垣等(1985)在四川及郑作新等(1963)在秦岭采到或发现幼雏约在7月,可见5,6月份是产卵盛期。大杜鹃无固定之配偶。亦不自营巢育雏,卵寄孵于他鸟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