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日本学生从小被灌输环保意识和节俭的习惯

fby 2015-03-03 14:47:34 手机版

  现代全世界都在提倡低碳环保,人们也开始逐渐接受低碳环保,而在日本,学生们从小就开始被灌输“捡垃圾”的意识和习惯,是什么让日本人这样的环保,他们的教育是怎样进行的?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儿童资讯内容吗?请看新学期开始 甘肃省将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C组首战中,科特迪瓦以2:1逆袭日本。当终场哨声响起,日本球迷备感痛惜与失落,但仍不忘主动捡拾看台上的垃圾。

  从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到亚洲冠军联赛再到世界杯,日本球迷“捡垃圾”的行为曾被国内外媒体多番报道,这似乎已经成为大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令人赞叹的同时也让人好奇:是什么培养了一个民族如此强烈的环保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绝不仅仅是依靠政府出台的法律政策来引导和规制的,有关环境的教育和学习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温室效应、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等地球环境问题的激化之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06年,日本通过修改《教育基本法》,将“培养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为环保做贡献的态度”定为教育的目标之一。环境教育的实施主体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

  其中,学校环境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环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来学校环境教育能够帮助公民(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环境知识和技能,并且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功能,通过学生向家庭、社区传递相关知识和能力,大大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

  二来日本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很高,义务教育阶段(小学6年和初中3年)的入学率几乎达到 100%,因而可以说,学校的环境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

  2007年修改的《学校教育法》规定,推进校内外的自然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自然的精神、为环保做贡献的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之一。

  关于环境教育的目标,日本在2004年制定的《增进环保意识及推进环境教育的基本方针》中已明确指出,环境教育旨在培养能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自觉付诸行动、主动参与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人才。

  所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地球及周边环境的健全和资源能够得到保障,世界各国人民能够据此享受幸福的生活,同时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进一步讲,可持续发展社会又拥有共生社会、自然和谐社会、资源循环社会和低碳社会多个侧面。由此,日本环境省制定出《课堂环境教育指南》,分别从这四个方面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环境教育的目标。

  此外,该《指南》还指出,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环境教育,应重点培养其对环境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对环境的关注和兴趣。

  而到了中高年级,应开始培养学生发现课题、调查行动、思考判断、表达交流等有助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换言之,环境教育目标的设定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综上所述,日本学校环境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促使学生关注环境及环境问题,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培养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正确态度;

  促使学生认识和思考环境与产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养成无害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强调身体力行,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以保护身边环境为教育起点,使学生的环境观立足于本地区。

  可见,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并不仅限于环境领域,而是扩展到了人与社会的范畴。

  其教育的目标也不单是告诉学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是引导学生去评价、去面对、去解决这些问题,即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去关注、理解、思考并实践,在实际行动中改善环境、改造自我,最终实现环境与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考虑到环境教育的多面性和综合性,日本没有在学校开设单独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而是将环境教育纳入现行的课程体系之中,广泛涉及不同学科领域。

  同时,文部省以教师为对象编撰的《环境教育指导资料》,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推进环境教育的具体观点和方法,以期为各科教师提供参照,有计划地促进环境教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除此以外,日本还有意识地将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综合学习时间等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内化。

  其中,综合学习时间是日本在1998年全面修订课程大纲时新推出的一项举措,包括两部分:

  一是学校基于地区、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创造性、特色化教育活动的时间;二是学校开展跨学科课题学习的时间。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决策并据此更好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

  可以说,综合学习时间与环境教育存在一定的契合性。

  另外,综合学习时间的内容也可以涉及国际理解、信息技术、福利福祉、身心健康等多个领域,具体由各学校自己决定。

  鉴于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和面向“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广泛性,将其贯穿于整个学校课程中实施和推进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