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山区孩子每天走30分钟山路上学 不吃早餐已经成为习惯

小涛涛 2015-03-30 16:54:32 手机版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生活贫苦,从小就需要自己学会照顾自己,来自广西省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的山区孩子们每天需要走30多分钟的山路去上学,每天早晨很多孩子们都不吃早餐,生活条件贫苦。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儿童资讯吗?请看13岁男孩作业写错 被老师拧肿脸。

  3月2日,周一,广西中小学迎来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日。与城市学校整齐划一的注册报到不同,山区农村小学的开学是在学生们陆续进校中完成的,一般需要两三天时间。凉鞋、五毛钱一袋的零食、两人挤睡的床铺……第一眼看过去,这几乎是偏远山区寄宿生的“标配”。寄宿让他们离校园近了,却离家庭远了,难以消除的贫困让娃娃们早早脱离母亲的怀抱,扛着城市孩子难以想象的压力艰难成长。

  2012年9月3日,在弄勇村弄顶屯,一名小学生背着棉被上学,开始新学期的生活。2015年1月起,弄勇小学统一配置了席子、棉被等卧具,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负重”开学。

  “生”在深山

  3月3日上午,记者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城驱车近三个小时,来到该县最偏远的乡镇——板升乡。一路所见之景,与记者四年前第一次来时并无二致。从乡里“街上”再走三四十分钟,就来到弄勇村的弄勇小学。

  虽然城市学校已开学一天半,但弄勇小学的孩子们仍在篮球场上“疯跑着玩儿”,男教师韦华坐在场边的小凳子上抽烟、发呆,他说“新书没到开不了课”。校长刘兴毅告诉记者,学校有1到6年级学生255名,其中90%以上是瑶族,老师仅有7名。

  学校的营养餐要到3日晚上才开,不少2日就到校的孩子只能靠校园小卖铺里的零食填肚子。65岁的店主夏金荣抱着熟睡的孙子坐在门口,脚下放了个筐。学生们来来往往进出小卖铺,一般都是自己从编织袋里扒拉出一小袋零食后,再随手丢五毛钱、一块钱到筐里。

  三年级男孩蓝成府拿了一袋叫“一根葱”的零食,没出店门就撕开袋塞进嘴巴。记者看到,这零食也就是十几根比筷子还细、指头般长的膨化食品,散发出一股浓郁的咸辣味,可孩子们都吃得津津有味。蓝成府说,这就是他的午餐。

  蓝成府家里三兄弟,大哥在乡上读初中,二哥也在弄勇小学,读五年级。由于父母都在外打工,他与二哥只能住校。只有等学校开了营养餐,他们才能真正吃上一顿饱饭。

  在三年级女生宿舍,记者见到了同为10岁的罗秀飞和罗小妹两个女孩。这里的每间宿舍放5张高低铺,每铺有上下两床。床有一米二宽,孩子们普遍长得矮小,所以每张床能睡两人,一个宿舍共睡二十人。由于同睡一张床,罗秀飞和罗小妹虽来自不同家庭,却是彼此最亲密的小姐妹。

  秀飞腼腆怕生,面对记者几乎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小妹则能大着胆子介绍秀飞的家境:她爸爸死了,妈妈在家,上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有外出打工的也有还在读书的。

  说起自己,小妹眼都不眨地介绍:爸爸也死了,妈妈在家,还有四个姐姐两个哥哥,同样也是有打工的也有上学的。

  这两个家境类似的女孩,一个兄妹6人,一个兄妹7人,她们虽同为家中幺女,却同样无法享受到一般家庭对幺娃的宠爱,她们早早就开始了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一点点长大。

  围拢在记者身边的六七个女孩中,有三个“爸爸死了”。蒙英萍有兄妹五个,爸爸死了,妈妈在外打工。“我也不知道她在哪儿打工,很久才回来一次,好长时间没见了。”她羞怯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