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关爱留守儿童从建立系统性救助机制开始

kina 2015-12-28 11:05:40 手机版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国家及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的相应措施,力图改善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在当今这个社会大环境下,大家一定要明白,关爱留守儿童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的责任,而是需要大家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的。

  本期话题:在当前人口急剧流动的时代背景下,留守儿童群体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广泛存在,其健康成长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您有哪些意见建议?

  话题预告: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违规举债、“明股暗债”等变相举债行为时有发生,但至今没有一个地方或个人因为违规举债被问责。对此,您有怎样的对策?

  为儿童跟随父母生活创造条件

  李浣

  关爱留守儿童最好的办法是,创造条件让孩子与父母一起居住,结束非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

  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落户,这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出路。国家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降低流动人口居住异地的门槛。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融入城镇,共享城镇社会资源,真正地在城镇“安家”,享有生育、教育、就医、出行、居住等权益。一旦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当地解决孩子入托入学、住房、就医、就业这些基本生存问题,留守的孩子就自然回归家庭,和父母共同生活。

  在留守儿童回归家庭之前,各级政府、村干部、学校、妇联、共青团、公益慈善团体、司法机关及全社会,都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要以学校、村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加强留守儿童排查救助,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检察机关在办理涉及留守儿童案件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关注和呵护,因而认识、价值观偏离,个性、心理发展异常,要特别注重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把训诫、法治教育和释法说理结合,有效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法律的阳光照进他们的生活。

  推动劳动力就地转移

  张艳丽

  要结束留守局面就得让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因此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和岗位,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途径有三点。一是着力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因乡镇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吸纳就业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自主创业或联合创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当地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加大招商引资、选资力度,推进农村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等诸多新农村项目建设;适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村本土特殊经济的发展。劳动保障、乡镇企业管理、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统筹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和维权,将再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向农村倾斜,如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为农民就地转移、本土就业搭建好平台。

  教育立法应完善

  黄磊

  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温饱问题,亦不仅是某一时段、某一区域的帮扶问题,归根到底来讲,还是教育立法需要完善。

  进城务工子女寻求当地教育日益困难,各城市更是通过地方立法,以“为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为由,将行政审批列为接受教育的前置程序,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北京的“五证齐全”,但这事实上剥夺了儿童随农民工父母在当地入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