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发布 儿童用药包装存隐患

kina 2016-01-13 11:10:05 手机版

  人体并不是万能的,或多或少的都会生点病,尤其是小孩子们,抵抗力相对较弱,一不小心就会生病。生病了就免不了要遇到吃药的情况,但是在儿童用药这方面,家长们一定要小心注意,儿童误服药品的后果很严重哦。近日,2016儿童用药安全报告中显示了以下几大问题,快来了解一下。

  近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 Worldwide-China)发布《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在儿童误服的药品中,心血管类药品在三年中保持列入前三位。同时,63% 的受访家庭的祖辈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71% 的祖辈参与了孙辈的给药。因此,让祖辈参与儿童用药安全的行动,是儿童药物误服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药物中毒

  是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

  这是一份以三年数据为依据的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此报告不仅显示了儿童药物中毒的严峻现状,同时,呼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为儿童用药安全筑建起一个安全环境。

  一名8岁的小孩,拿到了父母放置床头的高锰酸钾片,放入口里。导致食道、胃周边脏器严重腐蚀,虽然医生积极抢救,但是一个健康的孩子还是离开了我们。

  《报告》显示:药物中毒是儿童中毒的首要原因,且呈现上升趋势;平均每三个就诊的中毒孩子中,就有两个孩子是药物中毒。儿童自己误服是儿童药物中毒的首要原因,并呈上升趋势。连续三年排名入前三类的儿童误服药物为:感冒发烧和呼吸道疾病类药和心血管类药。

  儿童用药安全

  需关注祖辈

  一名4岁孩子把奶奶的降压药当成糖果吞下,只因这药外面的“糖衣”是甜甜的。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急救,通过医院的洗胃术,洗出大量白药片,医生又采取一系列输氧、输液等解毒措施,才让孩子转危为安。

  由于心血管类药持续三年排列在儿童误服药品的前三类中,此报告对祖辈用药行为与儿童药物中毒的情况做了专题研究。数据显示45%的家长认为祖辈储存药的地方,孩子能够看到,其中32%的家长认为,孩子不仅能看到,还能接触到。63%的家长看到过祖辈在孩子面前服药,其中18%的家长还看到祖辈请孩子帮助他们拿药。报告还告诉我们60%的家庭孩子与祖辈是住在一起的。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说:“作为儿童用药安全的第三份调研报告,我们对儿童用药安全的相关行为做了更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我们发现儿童用药安全关系到家庭中的所有成员。祖辈们也需要参与其中,因为他们中很多人参与帮助看护孙辈,而同时自身患有某种慢性病而需长期服药。为此,我们年轻的家长,要帮助祖辈们参与到儿童药物中毒的预防中,一起为孩子创建一个安全的用药环境。”

  儿童用药包装

  安全存隐患

  “必须要增加包装的安全性能!”关于儿童用药包装安全的采访中,不少医生和药师发出这样的呼声。

  崔民彦表示,儿童安全包装是指用来减少儿童摄取危险物品的危险性特别包装,一般是通过使用特殊的安全盖来实现的。一些发达国家有严格规定,即处方药、非处方药、农药以及家用化工品必须使用安全盖。

  据崔民彦介绍,国外对儿童用药的包装十分重视,除了在色彩上迎合儿童心理,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而更重要的是,包括成人用药的药品包装上还采取了防儿童开启的安全措施。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立法强制执行药品儿童安全包装,美国研究显示,1964年至1992年之间,5岁以下儿童中毒的人数减低了一半,这是由于采用相应措施以限制年幼儿童接触药物的结果。

  而在我国,目前药品市场中大多数药品不具备儿童药品安全包装的功能。崔民彦指出,这种现状可能导致有的儿童把药片当成糖豆,把糖浆当成糖水,而给幼儿带来严重的伤害,有时甚至危及儿童生命。她表示,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厂家改进了儿童用药的包装,但大力推广儿童用药的安全包装、减少意外伤害隐患仍非常迫切。

  ■链接

  儿童用药安全四大行为要点

  1.药品放置:高而远。家里药品放置要高而远,让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切勿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儿童容易拿到的抽屉。

  2.服药行为:不在孩子面前服用,也不请宝宝取药。由于儿童喜欢模仿成人行为,如果家长在他们面前吃药,就可能引起其模仿。家长也不要让孩子帮忙取药,要教育儿童不应自行取用药品,否则十分危险。平时喂小儿吃药时,不要把药说成是糖果,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他们会误以为所服药品真是糖果,可能随时想吃。

  3.嘱咐给药:写下服药剂量与时间,确保给药说明明显而清晰。

  4.紧急情况:让祖辈了解急救信息和急救处理方式。如知道紧急联系的电话,一旦发生误服、过量服用药物,或者是孩子突然出现不同寻常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了解什么情况下可以帮孩子催吐,要知道有些情况下是不可催吐的,一旦催吐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另外,在送往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北京晨报记者 张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