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00后寒假作业拼个性 什么样的寒假作业更有价值

kina 2016-01-29 11:47:52 手机版

  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陆续进入寒假阶段,于是寒假作业理所当然的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近段时间,微博、朋友圈各种中小学生寒假作业让人目不暇接,准备年夜饭、逛博物馆、冬季长跑、乘坐地铁、一个月不碰手机等等,奇葩的有,新意的也有,但是,到底什么样的寒假作业才更有价值呢?

  语文背诵加默写、数学课课练、英语抄单词,虽然要求每天做一部分,可这些作业不是头几天被突击完成,就是最后几天赶工补账。

  寒假作业怎么留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个冬天,00后们的寒假作业又变出了新花样,这悄无声息的变化,将为他们的成长增添哪些亮色?又对多元育人产生哪些启示?

  年味儿、文化味儿——突出时地特色

  过年是每个寒假的重头戏。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年节元素在今年各地寒假作业中都有体现。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的孩子们今年迎来了“玩转中国年”的主题任务。老师们设计好任务单,由学生自主决定往上面填什么,并负责将创意加以执行。该校小学部老师韩英介绍,一些孩子刚考完试就确定了自己的探究方向:年的来历、布置家庭迎新年、置办年货、设计家庭春晚、贴春联、守岁、拜年、压岁钱、节日气球……最后的呈现形式也比较自由,小论文、小视频、小画册、小报、照片集、PPT都可以。

  游览地方名胜、熟悉历史是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爱我家乡、记录东城”是北京五中今年寒假开展的历史传承主题活动。按照城垣类、宫殿类、王府类、祭坛类、庙宇类、坊巷类、官署类、教育类八大板块,同学们将利用寒假时间到北京市东城区各文物古迹进行拍摄,并由相关负责同学将文稿整理出英文解说词并制成展板。

  从“吃遍地方小吃”到“收集家风家训”,各地结合春节期间学生的活动特点提出的作业要求让人耳目一新,年味儿、文化儿味浓浓的寒假作业让辞旧迎新的节日更多了几分传承的意味。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创新学院院长吕文清认为,年味作业把学习任务嵌入生活之中,而“学会生活”正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寒假期间有很好的节日氛围和很多民俗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好机会,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观察、体验和实践,将切实增强学生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生活性、综合性——摈弃单调训练

  新鲜归新鲜,传统寒假作业中的课业巩固功能怎么承担?北京中关村一小四年级数学老师李丽告诉记者,寒假期间,数学知识的巩固也改换了训练的形式,变为出数学小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知识点,自主探究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最后在一张小报上把探索结果呈现出来。”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老师史丽娟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尝试通过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方式来推动寒假作业的多学科融合,不让寒假作业成为一种单调的事情。毕竟生活是一个整体,不可能语文的归语文、数学的归数学。”例如,每天半个小时的跳绳锻炼比较枯燥,就搭配上对子歌的背诵;用做立体小书的方法布置日记、探究课题,让学生练了字、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版面设计和探究思维。

  吕文清说:“留寒假作业既要避免假期作业与日常教学不连接、校外学习可有可无,又要防止文化知识学习要求过硬,变相为过去的‘作业’。这对老师们是一个挑战。”

  需模板、重回馈——引导学生参与

  创新假期作业的尝试一直在进行,但也有一些假期实践活动因走过场、只求盖章证明,被讥诮为“借公章”,乃至成为“家长作业”。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林卫民对缺乏指导的寒假作业表示忧虑:“布置寒假作业要考虑在家学习的特点,没有老师看护,如果漫无目标、无序安排,作业很容易流于形式。我认为,创新型寒假作业要把握一个点,那就是一定要有主题、有目标,老师要提供模板和标准参照并检验学生的完成效果。”

  怎么制定模板、引导学生参与?中关村三小用学习任务单的形式规范、深化学生的思考。由于一个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该校学生今年寒假将完成一份名为“我们的学校”的项目学习任务单。“我们为学习任务单确定了记录格式。按照‘我已经知道’‘我还想知道’‘我又了解到’三个部分引导孩子的思考,作业按团队合作的形式下达,同学们被要求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与定位。”中关村三小老师万峰(化名)介绍。

  林卫民认为:“传统作业的一个优点要坚持,那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学校毕竟是读书的地方,要珍惜孩子在闲暇时间沉静深思的机会。”

  吕文清说:“我们现在的学校和老师对实践性作业的课程化设计还不够熟悉,家长也容易把假期的实践作业视作‘软学习’。但必须看到,年节特色、文化特色的寒假作业给了学生创造的空间,纳入课程设计后,对推进课改深化、优化学习过程和方法也具有积极意义。”他建议,不仅要在假期布置实践性作业,还要在教育评价的理念体系、操作体系和结果应用等方面加强对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的支持,实现寒假作业与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