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到最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于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他们择名校。但是,日前,常州一所中学的校长竟拒绝为自己的女儿择名校,而是让其上一所很普通的中学,这究竟是为哪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求一下事情的真相。
常州市朝阳中学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到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最近,殷涛的一篇文章《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又让他成为“网红”,殷涛的做法获得了常州市教育局局长的力挺、点赞。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陆文杰
这事很意外
拒绝为女儿择名校,另类校长被热议
近日,一篇题为《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的文章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该文的作者是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殷涛2015年夏天开始担任朝阳中学校长,此前已经在常州教育系统工作多年,被认为是一位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教育者。他在文章开头坦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坐而论道了几年教育,一道选择题扔了过来。念初中了,你家孩子怎么上?此题看似简单,实则纠结。”
“我们一直在说’家门口的学校也精彩’,宣传’教育公平,优质均衡’,今年就到了我自己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有一个独生女,小学在常州名校解放路小学就读,成绩全优,每年都是三好学生。殷涛的爱人在常州一所知名初中教书,按照该校政策,教职工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这所学校,而且学费全免。
看起来顺理成章的选择却让殷校长犯了难。做决定的那段时间,殷涛夜里经常失眠,身边的很多人都劝他别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必须择校去念热点初中,其中包括了家里的长辈。
“我家算个小另类,小女一路读小区幼儿园,念家门口的小学,对课外辅导班说NO,我也似乎成了一个斗士,代表理想主义阵营大战独眼怪兽。升学是块试金石,是继续当初心不改的行者,还是露出叶公本色?”他表示,随大流闷声发财,还是为了所谓理想把女儿当作试验的小白鼠,成了他那段时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最终,殷涛校长还是做出了一个让陌生人震惊、意外,熟人却意料之中的选择:放弃选择名校,让女儿就近入学,进入施教区对应的初中念书,也就是自己当校长的朝阳中学。朝阳中学在常州当地人心目中算不上名校,外来工的孩子占到了大多数。
家长怎么说
得知校长女儿也在这上,决定不择校了
“小学快要毕业的那段时间,班级群里基本上都是哪个孩子被哪所学校录取的消息。如果某个孩子被热点学校录取,下面就会有很多人说’祝贺’’恭喜’。”殷涛说,说到他女儿被朝阳中学录取的时候,班级群里突然沉默了,“可能在不少人看来,被这所中学录取是不值得祝贺的,也可能是他们很意外这个结果,不知道说什么。”
女儿班上有一个流动的留言本,学生在本子上相互提问、作答。有同学询问为什么念朝阳中学的时候,女儿给出了一个诙谐的答案:“支持爸爸工作。”
“这种精神可嘉,但是拿女儿的前途开玩笑真的好吗?”一位网友表示,自己并不认同殷校长的做法,认为应该为自己孩子创造更好的受教育的条件。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支持殷校长。“校长把自己的女儿放在了‘家门口的学校’,我又相信‘优质均衡’了。”一位网友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上学的时候,学校老师、校长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学校,“很希望再回到那样的时代”。
采访中,殷涛说起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没有择校成功而整夜失眠。“听说我来了,开心地笑了,听到我讲的一席话,又激动得哭了。今年很多家长说,知道你在,我们就来了;更多家长说,我们本来要择校的,知道你女儿在,我们就不走了。”他表示,自己很清楚抉择的风险,毕竟孩子是亲生的,有且只有一个,成长更是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反响怎么样
学校创新动作不少,教育局长也点赞
在朝阳中学担任校长之后,殷涛做出了不少“动作”:比如精心设置适合的课程,去打开生命的可能;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激发兴趣和主动精神。女儿喜欢阅读、运动,我们的图书馆敞开大门,图书流动在走廊上,再多添置孩子喜欢的运动器械;她对剪纸、绘画等感兴趣,这里正好有优秀的老师,还有几十个社团让她寻找同伴;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和午餐,像父母为自家孩子准备的一样。
在别人看来,这所学校里外来工的孩子很多,是一个劣势,在殷涛看来却成了优势。“他们的父母是敢闯的能人,跨省联姻,基因优化,正当最好的年纪生子,顺产多,更聪明;他们有兄弟姐妹,更有责任感,善良能干,懂得感恩。我看着他们,真觉得无一不美,无一不可爱。会有更多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指着校门对孩子说:孩子,这就是将来你要上学的地方。”殷涛说。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认为殷涛校长此举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丁伟明局长告诉记者,常州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成果初现。
“教育行政部门的放权简政也让义务教育学校焕发出了内生动力,校长的‘软实力’越来越强,一大批有理想、有追求、敢创造的校长把学校当成教育的乐土在努力耕耘,他们越来越有自信,就必然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以后还会越来越多,我为他们点赞!”丁伟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