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儿童新闻中心

妈妈放轻松 你的宝贝没那么娇弱

kina 2016-10-11 17:44:52 手机版

   孩子,无疑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们不辞辛劳的在外奋斗,都是为了给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说,只要是有关孩子的,家长们都会亲力亲为,不愿让孩子多操一份心。其实,各位妈妈们不用如此紧张,孩子们虽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担当,所以,请相信孩子!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受到百般呵护。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万千宠爱,甚至不惜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妈妈如果几天没有在孩子身边就会相当愧疚,生怕自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终身不可逆的影响。但这些,真的有必要吗?

  ▼ 这些妈妈,整日都在担惊受怕

  下面这些话有的家长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就是他们经常担忧的问题。

  比如,听说妈妈与孩子分离三个月之后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我现在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弥补我离开孩子的这段时间?

  孩子犯错误之后我狠狠地责骂了他一顿,这样会不会让他变得内向、自卑又懦弱?

  昨天朋友圈里有人说不要让孩子乘坐学步车,可我给我家宝宝坐过啊,那会不会产生后遗症啊?

  不是说孩子要从学会爬到学会走路吗?可我的孩子根本没怎么爬就会自己走路了?这是不是说明他肢体有些问题呢?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呢?

  之前打过孩子一次,虽然不重,但还是很担心会不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呢?

  ……

  类似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有家长在问。

  昨天,就有一位妈妈问了我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我身边人都说不能总是打扰孩子,不然他们长大之后注意力会很难集中。但是长辈又很喜欢逗孩子,这样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注意力啊?”

  亲爱的妈妈们,像上面这样过于担心孩子,对其反而是一种“伤害”。作为家长,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多学习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摸索经验,逐步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

  ▼ 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只有适合自己的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正确并适用于所有人类的因果理论。家长经常能看到一些育儿文章,通常都会危言耸听地说:“这样的话会让孩子终身产生阴影,家长千万不能说”、“妈妈做了这样一件事却毁了孩子一生”等等。

  我们不应该一味被这样的说法吓到,而要学会分析和判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切不可使用同一标准衡量。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人际交往、家庭背景都不尽相同,怎么可能有能完全适合所有孩子的育儿方法呢?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分析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教育规划和方法,不能刻板地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导。

  即使很多育儿理论都在说妈妈不能在孩子三岁之前离开孩子身边三个月以上,但依然没有科学的统计数据显示,与妈妈分开超过三个月的孩子就难以健康成长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只需要妈妈,还需要其他成员相互配合。因此育儿的时候,当妈的不要给自己太多的负担和压力。即使妈妈离家一段时间,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毕竟这段时间还有爸爸和其他家庭生活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 请相信自己的孩子

  家长们不要过分担忧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健康问题,请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是风一吹就要枯萎的娇花,更不是沾染雨滴就会熄灭的火焰。

  家长对孩子的担心是分阶段的。在孩子0到2岁时,家长主要担心孩子的健康和是否能正常成长发育。孩子2到4岁时,家长很关系心孩子的行为习惯,此时孩子准备进入幼儿园,家长又会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中的生活。4到6岁时,家长会担忧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和择校问题,进入小学后的环境、吃住、接送等实际问题。当孩子六岁之后,家长就主要担心孩子的成绩了,这种焦虑会一直持续12年直到高考结束。

  很多时候,家长的焦虑是由于初次为人父母毫无经验的恐造成慌。每当感觉一个问题很圆满的解决时,就会有另一个问题跳出来提醒你一切都只是个开始而已。家长们变得越来越忧虑、越来越冲动,不能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学习、生活,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真的有“问题”。

  此时,如果家长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时,他们往往会得到很风轻云淡的答案:“没关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一切都会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好。”

  适时放下自己的焦虑,用心享受现在与孩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孩子一定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 育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