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部分国人对死亡都讳莫如深,成人如此,更不用说该正确引导孩子理解“死亡”这件事儿了。大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都不提“死”字,即使孩子追问,通常也是委婉地“美化”一下就匆匆带过。眼下清明将至,清明节扫墓也是我们的传统,爸爸妈妈是否想过,利用此时,对孩子进行 “死亡教育”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缺失的死亡教育
“妈妈,什么是死亡?人死了会怎么样?”
“我什么时候会死啊?”
“‘死’就是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但现在你还不能去。”
“人死了我们就看不见他了,但他还能在天上看见我们。”
“就是另外一个国度去了,去了之后,就不能回来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相信在生活中家长们听过不少,甚至自己也说过。对孩子能说到死亡的还算不错,有不少爸爸妈妈甚至连“死亡”一词都不敢给孩子讲,怕孩子接受不了或怕犯忌讳,只能粗暴地让孩子住嘴,威胁孩子不让他们再提“死”字。对成人来说,死亡是一个灰暗的词语,一个教育禁忌。尤其每到清明节,生与死仿佛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有不少家长明白孩子不过是好奇的提问,可如何解释真的很为难,说不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更是错上加错。而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也坦言父母一般不让他们提关于死亡的话题,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更多是来自影视作品和书籍,以及在学校接受的一些关于爱国英烈的主题教育。
死亡教育如何进行
近些年,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幼儿园和学校都设置了心理健康课堂,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但关于死亡的课题,不少心理老师坦言“还没有正面涉足”。在我国,由于文化原因,很多孩子没有亲身体验过死亡,没有触摸过亡灵,家长也没有更深地向孩子解释死亡到底是什么,很多孩子觉得死亡很抽象,很恐怖。如果不做死亡方面的心理辅导,等以后孩子面对死亡时会觉得害怕,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受到更大的创伤。因此,通过教学引导孩子更加积极地看待死亡,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珍惜身边存在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要如何开展死亡教育呢?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可以通过正面开展“生命”教育为主,比如上一些以生态、环保、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让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像清明这种节日,在祭奠亲人时,家长们不要刻意回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比如从诗词描写或者动物、植物的死亡中正面积极地引导,告诉孩子们死亡就像花开花落,是一种自然规律;当和孩子谈到祖辈的时,可逐渐引导孩子坦然面对死亡。让孩子感受到人生命的结束是怎么回事,能让孩子更懂得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学会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等。
此外,幼儿园、学校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比如在美国,很多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在“死亡课”上,一些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会跟孩子们认真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在英国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而在日本,近年来出版界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日渐增多,其中有部分是针对孩子的,比如《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死》等。
清明节传统的传承是人们精神生命的一种延续,对于孩子来说,清明节扫墓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家长除了深入浅出的引导孩子什么是死亡,还可以给孩子讲解清明节的文化传统,让孩子明白祭拜祖宗是庄严的事情而非玩乐,让孩子逐渐感受到这是一种种精神的需要,并更加重视这种文化传统。
相关知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