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是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日前,在第二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提出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需防治政策落地“梗阻”。
“两为主”、异地高考、“钱随人走”、居住证制度……相关政策相继出台,能否有力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上,专家讨论认为,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国家宏观政策不断向好,但由于在某些方面与特大城市人口控制目标不相匹配,政策落地时出现梗阻。
“回顾几十年国家层面政策的表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在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调研员、副研究员佘宇认为,从1986年左右随迁子女问题进入政府视野,国家宏观政策经历了严格控制、有条件放开、强调一视同仁、强调教育公平等多个阶段,不断向好。
但佘宇也提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仍然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他认为,目前教育政策强调让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基本公共服务,而特大城市有限制人口规模的需求,“教育政策与城镇化政策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冲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直言:“在跟流动人口有关的各种政策上,长期以来存在中央政策到地方梗阻的问题。”他认为,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殊情况,中央政策落地时往往要打折扣。
“所有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都不可能单兵突进。”佘宇表示,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需要不同政策之间协调、配合,形成“组合拳”。他提出,未来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思路,是从消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出发,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做好1亿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储备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