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这些具体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却体现得还不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有利于问题意识培养的条件。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吧。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积极自主的课堂,为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愿问”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自由思考”。因此建立“积极自主的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我们的课堂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动机的需求上,让学生带着“安全的情绪”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有趣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自信心,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利,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感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二、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不需要培养。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以后,说得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就是新问题“为什么?”。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正确引导,呵护孩子的问题意识,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无论问题的价值高低,都要加以鼓励表扬,让学生逐步形成敢问、愿问的习惯。有了“问题”习惯,就有了创新的基础。
三、积极创造条件,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常规,让学生“常问”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都能意识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努力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教学中的常规,那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强化。